“慷慨无处不在”

在洛杉矶的山火期间,社区在毁灭中找到了力量

当山火肆虐洛杉矶时,通过服务建立的纽带成为生命线,展现了团结社区在危机时刻中静默凝聚的力量。

2025年11月4日

洛杉矶 — 今年一月初,当飓风级强风席卷大洛杉矶地区时,太平洋帕利塞德区以及帕萨迪纳和奥尔塔迪纳地区附近的两场特大山火,致使超过1.6万栋住宅和建筑物化为废墟。仅帕萨迪纳一地,就有13所学校被毁,数千人无家可归。这样的时刻不禁令人心生恐惧而问道:人们是否要各凭本事生存?

然而,现实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人们展现出无私的慷慨精神,建立起井然有序的互助网络,尤其在那些早已深耕社区建设的地区更是如此。

一月初,飓风级强风助长的野火席卷大洛杉矶地区,导致数千房屋被毁,整片社区的居民流离失所。

帕萨迪纳市辅助团成员纳扎琳·何回忆道:“大火之前,我们的社区通过服务、学习和祈祷,用了十五年构筑起的友谊纽带,在信息混乱、形势瞬息万变的灾后初期,这些纽带成了真正的生命线。”

在局势瞬息万变之际,通过儿童班、青少年小组和祈祷会联结起来的家庭们相互照应,特别是那些新迁入或对当地体系不太熟悉的家庭。他们分享了实用建议:该前往何处避难以及如何确保安全。“正因为我们早已学会共同磋商、彼此关怀,大家始终保持镇定,行动目标明确,”何女士这样说道。

就在火灾发生前几天,一个青年小组还聚集在伊顿峡谷开展服务项目——清理的区域恰好是随后火势蔓延经过的地带。

井然有序的救援行动

数小时内,担任道德与灵性教育项目协调员的邻居们,连同积极参与社区生活的家庭,与巴哈伊机构的成员们迅速开展了线上会议。

帕萨迪纳和洛杉矶的巴哈伊地方灵理会协调了后勤工作;家庭网络通过磋商共享信息、识别需求;而研习小组、青少年小组与祈祷会等活动,则转化为支撑受灾群众的空间——人们在这里相互扶持、沉淀思考,并由此孕育出新的援助行动。

另一位辅助团成员卡利姆·钱德勒指出:“你能真切感受到,多年来培养的磋商共识与和谐协作,已转化为迅速行动的能力。”

青年们借鉴在社区建设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来规划赈灾方案,包括协调饮用水分发和传递安全预警信息。

待紧急险情平息后,人们的关注点转向援助受灾最严重的群体。当市政部门与民间组织大规模动员提供基本物资时,社区居民则聚焦于许多家庭仍面临的两大迫切需求——洁净空气与安全的水源。老旧房屋燃烧后的烟雾使空气中充满着有毒物质,受损的管道更让部分供水无法饮用。

洛杉矶地方灵理会将巴哈伊中心设为物资集散枢纽,而位于帕萨迪纳专门用于道德与灵性教育项目的场所则成为瓶装水、口罩和空气净化器的调配基地。

通过大洛杉矶地区各灵理会与社区网络的通力协作,这些应急物资被送抵至最脆弱的居民手中——包括长者、儿童以及有健康问题的家庭。

洛杉矶巴哈伊中心和帕萨迪纳的道德与灵性教育场所,作为捐赠应急物资的集散中枢。

何女士解释了虔诚精神如何激励赈灾和重建工作:“与邻里共同祈祷让我们体会到,家园重建与灵性力量是相辅相成的。”

洛杉矶地方灵理会成员纳伊玛·埃克费尔德补充道:“处处涌动着温暖的关怀。连失去一切的人们也在抚慰他人。”

那些自己家园被烧毁的青年们帮助运送物资。更年轻的少年们负责收集分发饮用水;青年小组的协助者们则搜寻可靠的空气质量信息来指导救援行动。

这些以青年为主力的志愿者们协调着饮用水、口罩和空气净化器的收集与分发,帮助了众多的高危家庭。

在服务中铸就韧性

“韧性体现为付诸行动的渴望,”钱德勒先生说道。“每个人都渴望贡献力量,就连身处困境的人们也在心系他人。”

在帕萨迪纳,由社区建设参与者创立的课业辅导项目,在学校停课期间从每周两次扩展为每日开展,为失去课堂和常规生活的孩子们提供持续的学习陪伴。

在各个家庭中的凝聚力日益加深。多个家庭连续数周同住一个屋檐下并共享膳食。有位母亲收集捐赠食材,为所有住在她家的人做饭。“真的就像一个大家庭,”何女士回忆道。志愿者们随后还参与了由城市组织的清理行动,在满目疮痍的街道上清除废墟——这个举动既象征着重建,更昭示着复兴。

在帕萨迪纳,由社区建设参与者发起的邻里课业辅导项目在灾后增至每日开展,不仅保障了孩子们的学习连续性,更在混乱时期为他们构筑起社区归属感。

对许多人而言,这段经历映照出多年集体培育的特质:磋商决策的习惯、服务奉献的精神,以及以清晰和冷静的态度分析局势的能力。

邻居们会停下来了解每个街区的动态变化,核实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调配援助资源。“迅速采取行动有助于遏制绝望情绪,”青年小组协助者娜塔莉反思道,“我们服务得越多,便感受到越多的希望。”

二月,帕萨迪纳巴哈伊地方灵理会经与市政官员磋商,组织了一场街道清理行动,清除飓风过后残留的绿色垃圾。

洛杉矶地方灵理会同样地实时调整应对。居民和朋友们纷纷向其寻求鼓励、协调与精神支持;该机构始终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开辟了磋商与祈祷的空间,并在具体需求显现时及时对接援助资源。

经历这场灾难后,一场汇聚居民、政府官员和环境专家的社区野火防控研讨会,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在洛杉矶巴哈伊中心举行。

数月过去了,复兴的迹象仍在不断涌现。在帕萨迪纳和奥尔塔迪纳,祈祷和学习的聚会愈加频繁,参与道德和灵性教育项目的人数也有所增加。“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何女士说道,“这场危机强化了我们对服务的承诺,推动我们不断前进。”

洛杉矶巴哈伊中心外景。

超越自我保全

钱德勒先生在回顾那段时期时补充道:“人们常以为灾难会激发自私本性,但我们目睹的恰恰相反。慷慨无处不在,这让你对人性充满希望。”

危机过后的日子里,洛杉矶灵理会援引了巴哈伊经典中“以坚定与光辉面对困境,让确信之光驱散恐惧”的教诲——许多人表示,正是这份指引赋予了他们持续服务的力量。

山火在南加州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却也凸显了邻里间凝聚的静默力量——他们通过共同学习,以团结、祈祷和坚定行动作为对灾难的回应。

诚如何女士所反思的:“尽管损失惨重,但灾后日子里显现了弥足珍贵的景象:人们高尚的本性熠熠生辉。陌生人相互拥抱,泪水共同流淌,善举如泉涌流。我们期盼这种精神能持续引导社区的成长。”

山火过后,附近社区的祈祷会为参与者注入了力量与希望,持续滋养着重建之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