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C布鲁塞尔 — 本月,来自欧洲各地的政策制定者和民间社会行动者齐聚研讨会,围绕欧盟《2020-2025年反种族主义行动计划》展开探讨,一个主题愈发清晰:要实现持久变革,不仅依赖于立法保障,还取决于社会对人类身份认知的更深层转变。
这场名为“青年作为反种族主义战略的催化剂”的研讨会,由欧盟委员会反种族主义部门与巴哈伊国际社团布鲁塞尔办公室联合举办。这是各国代表制定和实施欧盟成员国《国家反种族主义行动计划》双年度磋商会议的组成部分。
会议邀请了包括欧盟青年与儿童权益协调员、各国代表以及民间社会组织在内的与会者共同探讨:如何让青年人不仅被看作种族主义的受影响群体,更要成为消除种族主义的积极贡献者。
巴哈伊国际社团布鲁塞尔办公室代表亚历山德罗·贝内代蒂在接受新闻网采访时解释说:“青年具有敏锐的正义感,以及在不同群体与人际之间搭建桥梁的本能。”
贝内代蒂先生继续说道:“当青年的服务能力得到培育时,他们能将关于种族主义的讨论从被动的回应转向构建真正的团结。”
讨论环节借鉴了来自加那利群岛与荷兰青年分享的社区实践经验,这些案例展现了受巴哈伊理念启发的举措如何帮助青年促进更有凝聚力的社区。
来自加那利群岛的青年介绍了“Khale计划”——该名称源自沃洛夫语中“青年”一词——同龄人在此创建空间,让移民青年能够学习西班牙语,并在此过程中建立跨越文化界限的友谊纽带。
作为“青年社区领袖”大型倡议中的项目之一,该计划已助力数百名年轻人将自己视为社区中的主角,而不是社会问题的旁观者。
第二个案例来自荷兰,巴哈伊公共事务办公室与政府的国家反种族主义协调员合作,开展了一项名为“包容的荷兰特性:同海之浪”的研究项目。
通过一系列圆桌讨论,与会者探讨了在日益多元的社会中,“归属感”的真正意义。在与青年群体的特别交流环节中,会议重点呈现了年轻人如何在同龄人中培养包容性语言与开放态度的实践。
对许多与会者而言,这些实例揭示了贝内代蒂先生所谓的欧洲各地“尚未被开发的基层潜力拼图”。
他指出,单靠政策无法消除偏见或改变人心:“直到我们认识到我们共同的人类身份,否则我们只是把种族主义当作一种症状来处理,而没有触及其根本原因。”
“当青年开始秉持‘人类本一家’的信念采取行动时,他们便是在从根源上弥合社会裂痕。”
各国代表反思道,促进种族和谐的策略可以从这些见解中受益。多位代表指出,此次对话让他们将青年视为政策的共同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政策的对象。
与会者一致认为,实现平等不仅需要包容,还需要培育主动性。
贝内代蒂先生在会议总结中谈到:“每个社会都具备克服偏见的资源。我们的任务是创造条件,让这些道德能力——尤其是在年轻人中——能够被释放,从而造福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