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哈伊代表在第八届世界与传统宗教领袖大会上表示,磋商是应对当代挑战的关键。
阿斯塔纳, 哈萨克斯坦 — 来自60个国家的逾百位宗教领袖近日齐聚阿斯塔纳,出席第八届世界与传统宗教领袖大会,共同探讨宗教团体如何在气候变化、技术颠覆与社会分裂等全球性问题中凝聚更强大的合作力量。
巴哈伊国际社团总秘书长大卫·鲁特斯坦在全体会议上指出:有意义的合作取决于我们在言谈与倾听时所秉持的精神。
他说:“巴哈伊的观点为宗教对话提供了一种充满希望且切实可行的方法——这种方法植根于磋商原则。”他引用巴哈欧拉的教导说:“唯有且直到牢固地建立团结,人类才有望享得福祉、和平与安全。”
鲁特斯坦博士援引巴哈伊社团的实践经验,强调了可以加强宗教对话的磋商要素:以真诚寻求真理而非争辩;尊重每一位与会者的贡献;保持耐心共情的倾听姿态;提出见解后即超脱个人执念;发言时避免冒犯他人,倾听时摒弃芥蒂。

他指出:“磋商始于对真理的诚挚追寻。它既非辩论,亦非思想竞赛,而是一场集体探究。”
本届大会特设青年宗教领袖论坛,以“青年促进和平共处”为主题展开探讨。
参与论坛的哈萨克斯坦巴哈伊总灵理会秘书阿利努尔·萨比特提出两个问题:青年如何超越竞争促进协作,以及宗教领袖如何确保女童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在接受新闻网采访时,萨比特先生反思了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张力关系。他指出:“我们习惯于将竞争视为发展进程中自然而然、甚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竞争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真正的互惠?它又如何激励我们慷慨分享知识,竭力扶持同行,从而实现共同繁荣?”
他强调,合作不仅是应对当代挑战的合理要求,更反映了人性本质中更深层次的真理。
在正式议程之外,哈萨克斯坦巴哈伊公共事务办公室还举办了两场交流活动,通过创意工作坊的形式,邀请与会者参与以“同树之叶”为主题的传统毛毡艺术创作。该主题既呼应哈萨克游牧文化,亦与巴哈伊教义相契合。
巴哈伊公共事务办公室成员、本届大会巴哈伊社团代表利亚扎特·扬加利耶娃,在回顾此次活动时指出:大会的意义不仅在于参会者的规格,更在于其精神如何融入持续进行的国家对话之中。
扬加利耶娃女士在接受新闻网访谈时表示:“哈萨克斯坦创造了一个空间,在这里宗教既不被边缘化为个人信仰,也不被利用来制造分裂,而是被邀请为公共议题贡献实践智慧。”
我们的办公室正在学习如何扩大对话圈——邀请学者、社区领袖和青年人就当代议题开展坦诚的磋商对话。关键在于培养倾听与共同探究的习惯,使宗教能够真正造福公共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