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伊研究协会第49届会议与会者探讨如何将巴哈伊教义应用于关乎人类福祉的诸多当代议题中。
艾伯塔省,卡尔加里市, 加拿大 — 在卡尔加里大学的一间会议室里,一位年轻医疗工作者正在描述她顿悟的瞬间。作为受过专业训练的从业者,她早已习惯在患者家属提出明面诉求之外的特殊医疗要求时保持警惕,这种职业本能让她内化了一种关于人性的基本认知:以戒备之心待人,谨防被人操纵。
她反思道:“我记得有一次我问自己:当我参与社区建设活动时,是否还应该保持这种戒备心态?事实上并非如此。我另有一套完全不同的准则——那套真正强调人类高贵性的价值体系。”
这种专业训练与灵性信仰之间的张力,折射出北美学术界与专业领域正在发生的深层思辨。
在巴哈伊研究协会第49届年会上,约两千名参会者齐聚论坛展示研究成果,并重新构想学术研究本身可能的开展方式。
上个月在卡尔加里举行的四天论坛,成为该协会全年不断扩展的系列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汇聚点。前两日举办的19场专题研讨会吸引了逾300名参与者,就科技与医疗、进化与意识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探索学术研究的新路径
此次会议展现的不仅是跨学科研究的又一新路径,更昭示着学术探索如何为集体进步贡献力量的可能性。
协会执行委员会成员托德·史密斯指出:“通过系统性运用磋商原则、多元一体以及科学与宗教和谐,与会者构建了让学术严谨性与灵性洞察力相互滋养而非彼此竞争的研讨空间。”
这一独特方法的核心在于将磋商同时作为灵性原则与协作探究的双重应用。
协会协作计划委员会成员塞尔维·阿代卡拉姆·扎比希表示:“当你试图审视某一领域中可能隐含、却从未被明言的基本假设时,能够借助汇聚不同观点所带来的力量是非常有帮助的,能够进行磋商并共同寻求真理,而非仅凭个人力量。”
“我们个人的视角总是如此有限,”扎比希女士继续说道。“与他人思想和经验的联系让我们受益。”
尽管学术研究素来重视严谨辩论和思想检验,但与会者认为磋商提供了一种互补路径——这种集体探寻真理的方式,不仅能生成被某位讲者称为“共鸣感”的学术联结,更能提升学术探究的质量。神经科学家塔拉·拉姆指出:“实践证明,群体对真理的共同探索能催生更健全、更丰硕的思想成果。当多元思维以真诚探索的精神相聚时,所产生的洞见往往超越任何单一视角的局限。”
这种磋商机制促成了跨越传统学科之间前所未有的协作。重症监护医师兼健康医疗研讨会协调员安德烈娅·罗宾逊表示:“来自不同医学体系的从业者——这些通常在其它场合立场相左的群体——通过此次会议齐聚一堂,通过灵性原则的视角审视医疗领域的基本假设。”
在整个协会的探索领域中,巴哈伊教义中“科学与宗教和谐”的原则始终贯穿于讨论中。围绕这一理念,人们探讨了灵性原则如何拓展而非限制学术研究,为诸多长期存在的难题提供全新视角。
主持进化与意识专题会议的拉姆博士,阐释了这一原则如何塑造其对神经科学的研究路径:“科学与宗教是互相补充的知识与实践体系,它们相互启迪、彼此强化。通过科学研究物质世界所获得的洞见,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灵性原则;同样,灵性原则与教义也能影响我们所关注的研究课题类型。”
跨学科应用原则
该协会对学术研究的理解远不止于将“灵性语言”嵌入现有框架,或将信仰视为专业工作之外的独立单元。
协会执行委员会另一名成员莎巴南·柯伊拉拉-阿扎德指出:“本协会的宗旨在于探索如何将巴哈伊教义应用于关乎人类未来与福祉的各类主流议题。人们齐聚于此,旨在解读各专业领域的现实图景,真正思考其中与巴哈伊原则相契合的节点,并将其相互关联。”
在技术专题研讨中,与会者深入探讨社区如何在对生活产生影响的技术选择中掌握更多主动权;图书馆学研讨会场里,学者们剖析人性观念如何塑造信息获取模式;医疗健康研讨会则审视了现行医疗体系是否充分考虑了治疗过程中的灵性维度;而在以和解为主题的专场中,参与者研究了如何通过磋商与原住民智慧推动建设性对话和探索。
会议闭幕之际,与会者们满怀热忱展望未来,期待在来年即将开展的众多论坛中继续深入探索。
本届大会精选全会场次录像已发布于 巴哈伊研究协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