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

村落首领将领导力重新定义为服务社会

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汇聚了原住民传统酋长,他们通过服务重塑领导理念,赋能社⁠区自主引领自身发展。

2025年6月26日

吉隆坡, 马来西亚 — 在这座传统底蕴与现代愿景交融的城市中心,十位原住民村落的长老(Tok Batin)与六名代表其他村领袖与会的代表,共同踏入了马来西亚巴哈伊国家中心,参与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聚会。

在庄重的欢迎仪式上,马来西亚巴哈伊总灵理会的成员为各位长老戴上了传统草编的“tempok”冠冕。这一质朴的礼节,却完美诠释了这场为期三天聚会的核心精神——将领导力重新定义为一种神圣的托付,一种以服务为本的谦卑实践。这一理念正呼应了阿博都-巴哈的教诲:每个人都应当以服务人类为己任。

马来西亚巴哈伊总灵理会成员以传统礼仪迎接原住民长老(Tok Batin)参加历史性会议,共同重新定义领导力,将其视为对社会的服务,并培育能够自主引领物质与灵性发展的赋能社区。

友谊铸就的历史性创举

这场由巴哈伊总会与中部巴哈伊区域理事会联合召集的首届大型原住民长老会议,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半岛中部高地与河谷地带14个原住民社区的代表。许多长老不惜跋涉六个多小时奔赴吉隆坡,只为把握这次难得的机遇——与面临相似挑战的同侪一起反思与磋商。

与正式的通报会不同,与会者们一致认为这次聚会别开生面。常巴鲁村长老阿尔沙欣·德拉奥指出:“这个论坛让我们能够深入思考和探讨乡村在物质与灵性层面的全面发展。”

此次聚会源于对可持续乡村发展的认识,即它不仅需要个人领导力,更需要机构、社区和个人的协作努力。

责任重大,共同承担

这些原住民长老在马来西亚社会中地位独特。他们的权威既具正式性又极富个人色彩,渗透在村落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正如贝林杜村长老达哈里·巴·纳内普所言:“有时,我感觉自己在孤军奋战,面对的是无法撼动的巨大力量,与其他可能面临类似挑战的人相隔万里。”

这种孤立感成为贯穿会议的重要议题。在坦诚而真挚的磋商中,这些村落领袖直面社区面临的严峻挑战——土地侵占、环境恶化、教育资源匮乏,以及药物滥用和早婚等社会问题——这些阴影长久笼罩着村民的生活。

与会者在聚会上的现场画面。

尽管存在挑战,希望的曙光始终不灭——社区展现的顽强韧性及基层自发行动带来了鼓舞:从孩童、青年到父母和长辈,越来越多的人正运用灵性原则应对日常生活的现实挑战。

聆听未来的声音

马来西亚中部地区呈现独特景象——越来越多的原住民村民正在拥抱充满活力的巴哈伊生活方式。在这些社区中,巴哈伊机构(如中部巴哈伊区域理事会)与传统领导体系合作,为真正的磋商和培养统一行动创造空间。

其中一座原住民村庄的航拍景象。
其中一座原住民村庄的航拍景象。
在马来西亚原住民村落,越来越多村民正运用巴哈伊原则——如磋商决策与人类一体——来建设具有韧性的社区,以共同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在马来西亚原住民村落,越来越多村民正运用巴哈伊原则——如磋商决策与人类一体——来建设具有韧性的社区,以共同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青年与会者极大地丰富了磋商内容,强调了巴哈伊的道德和灵性教育项目如何切实塑造社区行动。

来自常拉玛村的青年西亚兹拉解释了这些道德教育项目在促进和谐方面的力量:“我生活的社区有着不同背景和信仰的居民,通过服务项目,我正学习与所有人合作,不论他们的信仰如何。”她描述了一个简单却影响深远的服务项目——几位青年主动分发村里积压的信件,这一行动悄然培育了信任与团结。

与会者们共同观看了纪录片 广阔前景,该片聚焦全球四个地区,生动记录了个人、社区与机构同心协力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历程。

来自常拉玛村的另一位青年苏海利分享了道德教育项目如何唤醒他的使命感:“这些课程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社区的现状。我领悟到了有意义服务所需的品质,也明白了灵性教诲如何转化为切实的行动。”

培养协作领导能力

一种共同目标和集体责任感充盈着整个会场,这一感受因此次相聚而变得更加强大。在穿插着祈祷与传统艺术展示的议程中,长老们反思了这样一个原则:无论是物质还是灵性进步,都不能仅仅依靠一双肩膀。

恩根宁村长老巴沙里·巴伊萨普道出了众人的心声:“这次聚会振奋了我们的精神,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并非孤军奋战,而是作为大家庭的一员,为社会进步而共同奋斗。”

一种共同目标和集体责任感充盈着整个会场,这一感受因此次相聚而变得更加强大。

巴哈伊总会主席林顺钦在其主旨发言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主题:“真正的领导力不源于个人权势,而植根于谦卑的服务——这份对人类的承诺,建立在正义、平等和一体性的基石之上。”

这次会议着重探讨了传统领导体系、巴哈伊机构、社区与个人如何通力协作以振兴乡村。其目的并非取代现有的权威,而是在信任的基础上建立互补关系,从而让积极转变的力量成倍增长。

培育希望的文化

在一个令人振奋的环节中,与会者们分享了他们对“梦想村落”的愿景——那里自给自足、共同进步、物质与灵性教育并重,以及敬拜场所构成社区生活的基石。

会议邀请各位长老畅想他们对自己乡村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林博士补充道:“你们正站在传统与进步的交汇处,既能守护深厚的文化遗产,又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从而塑造未来的社会形态。”他鼓励长老们不仅要当“过去的守护者”,更要成为“未来的设计师”。

回顾此次聚会,中部巴哈伊区域理事会秘书伊达尤·尤索夫表示:“这场会议印证了一个深刻真理:当认识到每个人的高贵品质与内在潜能时,整个社区就能获得自主发展的力量。”

尤索夫女士补充道:“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转变不仅来自外部举措,更源于我们的协作方式与服务彼此的内在之深刻转变。”

部落首领表达了持续开展此类对话的决心,他们认识到面临的挑战需要持久的协作,而非孤立的努力。许多人表示希望每年举行聚会,为持续开展集体学习与思想进步创造机会。

与会者深入探讨如何运用灵性原则应对社区面临的各类挑战,包括环境恶化、学校教育不足以及各种社会弊病。

相关文章

马来西亚:村落首领将领导力重新定义为服⁠务社会 | BW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