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赞比亚的巴哈伊机构近期齐聚一堂,对其教育项目进行了全面审视,并规划未来发展蓝图。
卢萨卡, 赞比亚 — 过去一个月来,赞比亚巴哈伊团体一直关注一个关键课题:如何让该国的巴哈伊教育倡议提供一个从幼儿至成年期间无缝衔接且连贯统一的教育体验?
赞比亚的巴哈伊机构及受巴哈伊启发的组织近日齐聚卢萨卡,举行为期五天的会议,全面审视该国数十年来开展的各类教育事业。
非洲大陆洲级顾问团成员穆松达·卡普萨-林塞尔阐释此次会议的重要性时表示:“这次研讨会让在赞比亚促进灵性与物质教育的各机构首次聚在一起,深入了解该国各项教育举措的全貌,并探索在未来工作中开展更紧密协作的可能性。”
卡普萨-林塞尔女士解释道,热烈的讨论开辟了令人振奋的新视野,让参与者认识到他们的努力共同致力于一个目标——唤醒潜藏在人类灵魂中的能量,并将其引导至改善邻里、村庄乃至整个社会的方向。
一个持续精进的教育体系
另一位来自赞比亚的顾问哈米德·贾瓦赫里解释道,与会者一致认为,要为未来规划发展道路,必须首先对这一蓬勃发展的教育体系迄今的历程形成共识。
为此,与会者审视了灵性与道德赋能教育、学术教育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教育项目的实践经验。赞比亚巴哈伊总灵理会准备的一份文件,让参会者得以用统一视角看待所有这些努力——该文件汇集了过去二十年间积累的洞见与实践经验。很快地一个显而易见的共识是:现在出现的是一个持续精进的教育体系。
故事始于1983年,当时第一个专注于道德教育的研习中心正式成立。
贾瓦赫里先生表示:“该早期机构以培养服务社会能力为核心,为社区建设活动以及所有后续的教育举措奠定了基础。”
他阐述了这个研习中心如何将不同年龄层的人们聚集在小组中,共同探索巴哈伊原则——包括人类一体、男女平等、服务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以及磋商决策,并让参与者获得将这些原则应用于邻里和乡村生活的实践经验。该研习中心现已分设为四个区域性机构,服务于赞比亚多个地区。
随着多年来参与研习中心道德赋能项目的人数持续增长,人们为社区提供更复杂服务的意愿与能力也同步提升。贾瓦赫里先生解释道,这种日益增强的能力为探索更多教育需求铺平了道路——特别是关乎学术教育的项目,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倡议。
多元教育举措,一个核心目标
卢萨卡的会议让与会者看到,尽管赞比亚有许多巴哈伊教育项目,但它们都秉持着一个核心目标。受巴哈伊启发的印辛度基金会成员穆罕默德·阿布-萨拉米指出:“所有这些倡议的运作原则,都基于一个信念——民众有能力成为其自身物质、灵性与智力发展的主角,而不仅仅是接受者或被动的参与者。”
与会者注意到,研习中心的道德赋能项目如何识别并培养人们对知识、教育和服务的热忱。
通过研习中心获得的技能,也提升了年轻人参与另一项教育倡议的体验——这些由印辛度基金会培训人员建立的巴哈伊启发式中小学。这些社区学校培育学生对学术卓越的追求,并引导他们为同胞服务。自2000年代中期以来,该国已出现63所此类学校组成的网络,这些学校主要分布于农村及城乡结合地区,那里青少年的教育机会历来有限。
贾瓦赫里先生指出,这些社区学校通常设立在有能力支撑大量巴哈伊社区建设活动的地区。这样的社区使学校得以在坚实的基础上建立,得到家长、受训教师和巴哈伊地方灵理会的支持。同时与社区领袖协作,有时还与政府机构和民间社会组织合作。
另一项学术倡议是巴拿尼国际学校。该校成立于1992年,为赞比亚女孩提供优质中等教育,注重道德和智识的双重卓越。学校正尝试将国际课程与巴哈伊教材的品格培养项目相结合。
当青少年进入中学阶段并形成更强的社会议题意识时,他们便开始接触由印辛度基金会实施的“社会行动预备计划”(PSA)。
阿布-萨拉米先生解释道,该计划通过培养年轻人综合运用科学与宗教知识的能力,使他们在教育、农业与可持续粮食生产、卫生及环境等领域推动社区发展。
“社会行动预备计划的参与者逐渐将社区发展视为己任。他们不再消极等待外援,而是主动识别需求并采取行动应对这些需求,”他说道。
他还补充说,参与者学习开展农业项目、创办学前教育机构、设计环境卫生宣传活动以及创办小型企业。
当这些年轻人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时,部分人需要额外学术支持以在大学取得优异成绩。新成立的洛姆通齐基金会通过辅导项目满足这一需求,为学生提供科学、数学和英语的补充课程。
洛姆通齐基金会的琼古·卡普萨表示:“基金会还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陪伴他们完成职业培训学校、学院及大学的教育历程,并协助他们选择能够回馈社区的职业道路。”
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这些经历过教育项目培养的青年们会产生愈发强烈的愿望——渴望结合巴哈伊原则来理解社会实在。此时,全球繁荣研究所提供的本科研讨会,使其从巴哈伊视角了解与社会进步相关的议题。这些研讨会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参与者将大学教育视为促进社会转型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进步
在卢萨卡全国集会获得的洞见中,与会者观察到巴哈伊教育项目对部分农村地区文化产生的初步影响——尤其是那些社会或文化障碍可能阻碍青年教育体验的地区。
社区学校项目的克利夫·伦格威表示:“当家长和更广泛社区与赞比亚巴哈伊的各项教育项目互动时,他们对智识与灵性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不断提升。”
西北省研习中心区域协调员保利娜·卡翁巴阐述道:“在一些村庄,女孩们缺乏教育支持,并面临早婚传统习俗的压力。
“但当这些女孩参与巴哈伊社区的教育项目并投身社会行动后,她们的父母和家庭看到了不同景象;关于早婚的固有观念开始转变。”
卡翁巴女士补充说:“这些年轻女性继续学业,逐渐将自己视为转变的推动者,成为真正能为村庄发展贡献力量的人。”
活出生命的一致性
洛姆通齐基金会的卡普萨女士解释道,所有这些环环相扣的教育要务——培养灵性与道德能力、追求学术卓越、提升社会行动力——正引导年轻人将创造力与智慧倾注于丰富他们社会的文化、经济和灵性生活。
她表示:“这些年轻人正在学习如何活出生命的一致性——理解求学与服务同胞可以并行不悖。完成高等教育后,他们会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回馈社区发展。”
将对话延伸至基层
卡普萨-林塞尔女士解释道,卢萨卡的全国性讨论只是一个开端,后续将在地方层面——特别是邻里和村庄中——开展更多对话。
这些讨论的首场活动已在西北省卡图约拉村举行,活动汇聚了所有家庭成员、教师、传统领袖及其他社会行动者,共同探索如何巩固现有倡议的基础,从小学到高等教育全面满足社区在智识、道德与灵性方面的追求。